2)第9章 要爆了!_重生八零从知青回城开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你们先歇着,我去溜达溜达。”

  陈文甩了甩略微有些酸胀的胳膊,打算再去看一下现在鱼肉价格的行情。

  一圈走下来,并没有发现有卖鱼的摊位,倒是有一对父子从山上捕了一只野猪。

  一斤猪肉一块二,不用肉票,那鱼的价格应该也就能确定个范围了。

  “鱼都是一斤七毛,但你要前面加一句,原价九毛,现在通通卖七毛。”回到大槐树下,陈文说出了个价格。

  别小看后面这一句,这样隐隐占了商家便宜的感觉,更能刺激老百姓的消费热情。

  毕竟有便宜不占,总觉得是自己吃亏了。

  在四个菜鸟的拘谨目光下,张宁扯着嗓子,扯着不高不低音量的喊了起来。“强子,去四处转转,找个能写字的大纸板回来。”

  吩咐完宋强,摊子前已经吸引了几个路人过来。

  陈文看着跟四个兵马俑一样的呆瓜,只好先做示范。

  “大爷大妈,这都是河里抓上来的新鲜鱼,回去炖汤,红烧指定香,原价九毛,现在卖七毛,要不来一条尝尝?”

  摊子前最近的是三个中年妇女,县城人民的打扮比镇里村里的有条件多了,虽然颜色上基调依旧是黑灰绿白,可料子却不赖,看着就有实力。

  “嗯,看着是不错,那给我来一条吧,正好我家那口子前段时间嘟囔想吃鱼了。”大妈边说手指着桶里表面那条十几斤的大鲫鱼。

  陈文应了一声,连忙拿起秤砣,将勾子传过鱼鳃,一阵比划。

  “姨,一共十七斤多,给您算十七斤,您给个十一块九毛。”

  “嗯,你等等,我家离着近,我去拿钱。”大妈说这快速退出人群往家里赶。

  这年头除了上次那豪横老大爷,很少有人早晨出个门拿十几块钱的,主要还是没地方花,也花不出去。

  普通老百姓偶尔花个大钱解解馋,还是有很多人舍得的。

  周围嫌贵的人有,还不少,也有几个人见有人买,自己也退出人群,嘴上嚷嚷着“留条大的,自己回家取钱。”

  大妈很快小跑回来,又不放心的让称了称那条鱼,见没问题,这才放进篮子里。

  第一单交易成功,生意这就开始了,出乎人意料的火爆。

  这年头没有低头族,路过的人就算不买也会停下瞅几眼看乐子,所以摊子前人没断过。

  韩彦斌几人看傻了,看着娴熟推销,称重,收钱找钱的陈张二人,见傻站着也不成,观察了一会儿,也尝试着凑过去帮起忙来。

  陈文其实有担心过会不会卖不出去,可显然他的担心多余了。

  仔细一回味儿也对,这时候虽然有供销社,又有专门的水货市场,可去哪儿,买什么都的要票,价格还贵。

  像这边兴起来的摊子,最吸引人的就是不需要各种票,只要有钱就能买。

  票,钱?!

  想到这里,陈文突然脑子一动,四处寻了寻,拿起一块儿砖头尖儿,在宋强废好大劲找过来的纸板上写了

  “鱼原价九毛一斤,现七毛\一斤,菌子1.5一斤,三元三斤,可拿各种票和全国票来换!”

  陈文突然想到,自己能用鱼来换票,要知道现在的票可是生活刚需,哪儿哪儿都离不开。

  而且他自己可是要回京城的,怎么样都用得着。

  板子一立,好多人还不认字,陈文照着读了两遍。

  闻着声儿,摊子前一下子聚了更多的路人。

  挤在前头的立马就有好奇的问道。

  “小同志,是用钱和票?”

  “如果大家钱不够可以用票来抵,也可以全部用票来换,全国票优先,粮票,工业券都行!”

  哗!

  此话一出,效果还是很震惊的,大家你一言我一句,个别人不信的问道真的假的。

  最后得到陈文的肯定,不少人开始往外挤,嚷着回家拿票。

  现在就是这么一个情况,第一种自然是最惨的又没钱又没票,怎的一个苦比二字。

  其次好点的就是手里有钱但没票,什么也买不成,但好赖手里还有个子儿。

  最后就是有票没钱的一撮,手里的票跟废纸一样,擦屁股舍不得,不擦毛用都没有,一想就伤心的那种。

  一下子,整条街的热度话题都集中在了大槐树这里。

  要爆了!

  请收藏:https://m.aa06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