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44章 谈话_重生八零从知青回城开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身又窜出去的二姐,陈文觉着神神叨叨的。

  第二日一大早,中院不知道谁家养的公鸡,咯咯咯的叫个不停。陈文也趁着劲儿,合上衣服下床,蹑手蹑脚的出了门。

  这会儿连遛弯儿大爷可能也才刚刚睡醒,所以基本没什么人。

  刚走到胡同口儿,远远就看见张宁宋强二人在朝这边招手。

  一路小跑过去,陈文嘟囔了句:“你们这也忒早了,能休息好吗?”

  “早睡早起呗,反正也没媳妇儿,赖不了床。”

  踹了一脚张宁,三人嘴上叼着烟,往二爷家走去。

  二爷家也是一个四合院儿住着,前院倒屋,位置很不好。

  门儿已经给三人打开了,走进去,就能看见二奶奶朝这摆手。

  过去打了声招呼,便开始打下手。

  豆汁儿说到底就是制作豆腐残留下的渣滓,发酵出来的东西,以前都是贫苦人家喝的。

  现在成了一道当地特色,清热下火,本地人很少有不爱喝的,

  三人帮忙抬着洗泡了一晚上的绿豆,黄豆,先蒸煮再磨,完事儿过滤,用石头压实。

  这玩意儿掌握熟练后就是体力活儿,没掌握的另说,就是费精力。

  花了近两个点,豆腐脑的嫩豆腐终于成了,装好前几天发酵好的豆汁儿,拿扁担挑上出了门。

  街面上人多了起来,学生还没上学,除了上班的中年人,就是遛狗逗鸟儿的老人。

  来到早餐店,打开门,熟络的支起桌椅,碗筷准备好,客人也开始上门。

  场面依旧火热,不少人真的是图省事儿,估摸着点儿来吃饭的。

  店里的几张桌子肯定不够,来晚的人只好端着,在一旁排成一溜,场面颇为壮观。

  职工上班就是七八点,过了这个点儿,除了一些老头儿,基本没什么人了。

  几人歇了下来,陈文的烟抽没了,接过张宁递过来的大前门,又给二爷递了一根。

  “二爷,您辛苦了。”

  二爷本名张顺德,快六十了,身子骨很硬朗,听着陈文的话笑道。

  “不辛苦不辛苦,这那儿算苦,再苦的日子也活过来了,倒是现在,每天忙点累点,挺充实的。”

  “二爷,我们昨儿晚商量了商量,还是觉着不能让您白干,给那点儿工资也不成,我们商量着给您一成利润,您可别嫌弃少。”

  二爷听了也没点头也没拒绝,许久开口道:“本来宁子找我帮忙,还给钱,每天也能带回去油条,已经很知足,不过...不过宁子你哥要结婚了,所以,我就厚着脸皮要了。”

  张宁听着一愣,“坤哥要结婚了?我也没听我爸妈说起过啊!”

  二爷神色沉了下去,看了看陈文宋强,终是没说什么,显然里面有什么丢脸面的故事。

  歇了歇,收拾好,上午的活儿也就结束了。

  三人沿着街道能碰上不少同龄人,三五成群,无所事事的溜达。

  “宁儿,这几天咱就寻找合适的门面,早点把分店开起来。”

  陈文瞅着这些同龄人,虽然大多脸上充斥着迷茫,可他还是觉着不能小看天下人。

  而且也不是真的为了跟可能出现的同行竞争才这么急,主要还是想再做快一点。

  至于什么步子迈的快,容易扯着蛋的说法儿。

  放在现在,扯一扯也不是不行。

  不就是扯淡嘛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aa06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