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二百二十六章:生死之道说灵神(二)_神兵天子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已经明白死亡不可避免,所以与其恐惧未知,倒不如确实地把握现在。本王以为,这才是正确地面对死亡的态度。伏大师奢谈什么死亡不是终结,与本宗宗旨是否有相违背之处暂且不提,然则此论调又和天台、三论、华严、净土、律、禅等佛门诸宗的说法,有何差异呢?”

  伏难陀双目闪耀着智慧的光芒,从容不迫地反问道:“河南王此言,是否有认为古人之言便必不会有任何错失,后人无须对之怀疑问,只须盲目遵循便可的嫌疑呢?假若是的话,则贫僧要斗胆说一句,大错特错了。要知道,世间任何学术思想,假若展成长至一种不容任何人质疑的权威之后,便会陷入僵化的困局,再无法就实际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而作灵活应对,最终只能是与其出现时的初衷背道而驰,反过来成为禁锢思想的枷锁。”

  伏难陀叹了口气,侃侃而言道:“实际上,佛门本身,就是脱胎于天竺的婆罗门教。若非当初婆罗门教已经变为只注重实行繁琐祭祀,划分四大种姓以禁锢及限制百姓,则佛祖释伽牟尼又何须改革,更何须苦思解脱生老病死之法,终于创立佛门呢?只可惜佛祖离世后一千五百年,如今已经逐渐进入末法之时。天台、三论、华严、律等各宗,展至今,已经又再开始重蹈婆罗门崇拜多神,实行繁琐祭祀的覆辙。换汤不换药,于世人更有什么益处?而如净土宗那样,宣称只要口念阿弥陀佛,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更加只是蒙骗那些愚夫愚妇的说辞。只有禅宗着重顿悟,号称叱佛骂祖,亦无所忌。直指人心,然洒脱,不滞于物,闲适自在。可惜尚差一着,就是将个人的‘我’看得太重。”

  独孤皇后不解道:“‘我’便是最基本的存在。刚才伏大师也说过,世间万事万法,都不能是空中楼阁。假如连‘我’也放弃了,然则还能有什么其他的倚重呢?”

  伏难陀笑道:“娘娘不须着急,且听贫僧道来。所谓‘我’者,其实乃由五种不同层次共同结合而成。最低一层是物质,指此四大假合之身;稍高一层是感官,而心意又高于感官,智性则高于心意。最高层次者,称之为灵神,此谓之五重识以上御下,以内御外,灵神便是其核心。又有别称为‘佛性真如’。”

  这天竺狂僧稍微缓了缓,续道:“所谓‘佛性真如’,原本洁白无暇。故此阎浮提乃之众生,只须能够保持本性真如之纯洁,则人人皆可成佛。可是这本性真如,亦像是天上雨水。一旦落地,便会因为红尘中各种事物欲念而蒙上污垢。”他笑了笑,又道:“当然,也并非说落入红尘,便永无成佛解脱之机会。雨水虽会被污染,但本质还是纯洁的。就像暕王子,他年纪尚小,心思单纯,正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aa06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